陽澄湖湖畔蟬鳴響,夏日悠悠法韻長。在這個陽光燦爛、蟬鳴陣陣的暑期,唯亭街道司法所精心策劃并推出“法潤澄南·法治四季行之夏護篇”特色普法活動,重點聚焦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需求,以法律為媒,與孩子們近距離開展了別開生面的法治互動,共同留下了閃光的法治回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法治小課堂趣味式講“法”
暑假期間,街道司法所的“唯司老師們”分別走進北部市民中心及湖濱、浦田等社區,為暑托班的孩子們帶去主題多元的普法課堂,著力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身體紅綠燈”點亮自護之光。首場課堂聚焦未成年人安全防護,唯司老師以“身體紅綠燈”為主題,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解“隱私部位不可觸碰”“遇到危險如何求助”等自護知識,幫助孩子們樹立“我的身體我做主”的觀念。“民法典與我同行”涵養學法之風。在北部市民中心,唯司老師緊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圍繞“校園意外傷害處理”“網絡打賞追回”“高空拋物責任”等貼近生活的案例,以“法律故事會”形式展開教學。角色扮演、法律知識競答等互動環節更是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現場氣氛熱烈。“依法養寵”培育責任之心。針對暑期寵物互動增多的現象,唯司老師以“文明養寵”為主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蘇州市養犬管理條例》等法規,通過動畫短片、案例分析等形式,講解“遛狗須牽繩”“寵物傷人責任”“流浪動物管理”等法律知識。孩子們還一起記誦“文明養寵公約”,承諾從自身做起,做負責任的小小“鏟屎官”。“實地參觀”感受法律之威。除了常規普法課堂,司法所還利用暑假,組織孩子們走進派出所、法院、巡特警大隊,實地參觀機關工作人員辦公日常,讓孩子們對法律如何保護群眾權益和社會安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唯司法治課堂”作為唯亭街道司法所推出的長效常態普法活動,至今已成功開展28期,有效推動法治教育從“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

互動情景劇沉浸式演“法”
8月下旬,一場別開生面的匯報演出為暑托夏令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場由司法、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打造的匯報演出,以情景化、互動化的形式,將法治與安全知識生動呈現。舞臺上,各部門各展所長,共同開展安全普法教育。司法所率先登場,還原校園霸凌場景,唯司老師耐心安撫“受害”小演員,向“霸凌者”普及法律,鼓勵孩子們勇敢說“不”。隨后,公安交警部門以校門口馬路邊為背景,演繹了未成年人違規騎行的驚險一幕。交警現身說法,強調騎車法律法規,并手把手教孩子們正確佩戴頭盔。市場監管部門帶來的情景劇將目光聚焦在放學路上的流動攤販,向孩子們揭露無證攤販的食品安全隱患,并普及購買正規食品的方法。社區民警則通過模擬居家遭遇網絡詐騙的場景,提醒孩子們警惕陌生鏈接,牢記反詐“三不”原則。消防員的登場掀起演出高潮,他們重現了居家玩火的危險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不玩火、會逃生”的消防安全準則。孩子們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快板表演《安全順口溜》,將校園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反詐知識、消防安全五大要點娓娓道來。朗朗上口的詞句、整齊有力的節奏,充分展示了他們在夏令營中的所學所感。本次暑托夏令營深度融入法治元素,將嚴肅的法律條文與實用的安全知識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趣味活動,于歡聲笑語中幫助他們在心里種下法治的種子。

原創微視頻敘事式釋“法”
“媽媽,我以后再也不走歪門邪道了,一定好好學習!”在“唯司圖治之澄南家事篇”最新一期微視頻結尾,小雨與媽媽握著手互訴衷腸,兩顆隔閡的心重新連在了一起。當父母用“孩子必須出人頭地”的期待筑起無形的山,孩子卻困在“達不到期待就是失敗”的山底,每一次努力的吶喊只換來“不夠好”的回聲……開學季來臨,街道司法所以家庭教育、親子關系為主題,巧借《浪浪山小妖怪》的熱度話題,原創《穿透浪浪山的回聲》普法微視頻,以小雨和媽媽之間因學習產生的矛盾為引子,借調解員、警察和心理咨詢師之口,從情、法、理等不同角度娓娓道來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為家長和學子們送上了“開學第一課”。

陽澄湖湖畔的蟬鳴漸息,但法治的旋律仍在回蕩。接下來,唯亭街道司法所將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繼續深耕、扮靚“法潤澄南·法治四季行”活動,讓法治的種子在更多居民群眾的心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讓“法潤澄南”的美好愿景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