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蘇州工業園區“SIP職通車”校園引才專線駛向東北、華中、華南的多個城市,組織近200家優質企業走進高校,精準釋放崗位需求,累計收獲簡歷逾萬份,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占比超85%,展現出園區對青年人才的強勁吸引力。
自《園夢未來·蘇州工業園區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啟動以來,園區始終以“就業有支持、創業有保障、安居有歸屬”為目標,為青年人才鋪就一條成長快車道。截至目前,園區新增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人才4.5萬人,人才集聚效應持續增強。
在求職階段,園區為青年人才提供面試交通補貼,今年已為1437人發放補貼超102萬元。秋招期間,園區還創新推出“面試直通卡”,持卡即可快速申請交通補貼。
進入實習和見習階段,園區專項補貼持續發力,今年已有421名青年人才獲得實習補貼,總額超163萬元;226人領取見習就業補貼,總額超45萬元,有效緩解了初入職場者的經濟壓力。針對技能型人才,園區設立高技能就業補貼,鼓勵他們在專業道路上持續深耕,目前已有16人通過審核。
記者了解到,近期,園區應屆畢業生安家補貼申報正式啟動,符合條件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每月可分別獲得800元、1000元、1500元補貼,連續支持3年;配合上線的“青樂惠”小程序,實現補貼“指尖申報”,讓政策紅利快速觸達每一位青年人才。
圍繞青年創業需求,園區從空間、活動到資金構建了多維度的支持生態。
青創港持續升級,擴大孵化面積,整合政務、融資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已迎來25個新項目入駐。“百場萬人”青創活動蓬勃開展,中新科創訓練營、“AI+醫療”對接會、政策培訓等100場活動,覆蓋5000多人次,不斷點燃青年創新創業的熱情。
園區細化“青創資金”操作流程,明確申報路徑與評審標準,推動政策精準落地,目前已評審35個項目,切實緩解青年創業者的融資難題。
園區從短期住宿、社區配套到安家置業,為青年人才全方位營造溫暖的生活氛圍。
青年人才驛站作為“暖心首站”,今年已接待628名青年免費入住,累計服務超4000人。
長租方面,菁英、菁匯等5個人才社區完成升級,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優居”。
據了解,對于計劃在園區安家的青年,房票政策提供有力支持——大專及以上人才可享受最高25萬元補貼。園區已發放房票589張,兌現補貼資金7685萬元,撬動合同總額近23億元,助力更多人才實現安家夢想。
駐園區記者 肖瑤 通訊員 園組萱
《蘇州日報》2025年11月06日A03版
